科信學院黨委在校“慶祝建黨9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會”上的發言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同學們下午好!
能作為代表發言,深感榮幸!
我匯報的題目是:“甘丹書院”興傳播以文化人塑品格
基于對立德樹人的認識、對學校黨建精神的理解,科信黨委從思想建黨入手,依托邯鄲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認知、體會、行為三個維度,塑造學生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公民品格。
一、以甘丹書院為平臺,促進學生對邯鄲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
邯鄲是歷史文化名城,女媧補天、毛遂自薦、將相和,這些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無一不詮釋著愛國、責任、奉獻的文化品質。學院黨委經過反復研究論證,決定在容納近萬名學生的公寓社區,建立以傳播邯鄲優秀傳統文化為責任的甘丹書院。書院下設“立文館”、“善身館”、“載德館”、“沉魚出聽”、“青藍書屋” 等五個主題文化館。其中立文館是以趙文化為核心的邯鄲綜合文化群;“善身”館是以邯鄲成語典故為核心的文化群;“載德”館是以129師為核心的邯鄲經典紅色文化群。沉魚出聽主要通過音樂來陶冶情操;青藍書屋主要通過閱讀來實現思想的飛躍與精神的升華。
五個主題館的設立,拉近了學生與邯鄲文化的距離;黨委謀劃、支部落實、黨員示范、黨建帶團建促群建的工作格局。促進了學習、交流、傳播邯鄲文化良好氛圍的形成。
二、以五館主題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對邯鄲優秀傳統文化的體驗
一是培養文化導游團隊,增強學生對邯鄲文化的體驗。低年級為主體,以主題館的文化群為項目組建團隊。團隊由策劃、導演、采訪、撰稿、導游等構成,老師為總指導,導游負責為師生講解邯鄲文化。現已經成立50個文化導游重點團隊。
二是辦好“六節”,濃厚邯鄲文化體驗氛圍。每個館依據自身特點,及所承載的使命,舉辦相應主題的“微電影節”、“動漫節”“話劇節”、“音樂節”、“故事節”、“書畫節”。為此,學院先后開展了“體驗129師精神,做崇德尚學之人”書畫作品等征集活動,征集了一批感人至深的微電影、動漫、連環畫、微故事、書畫、剪紙等優秀作品;舉辦了主題音樂節活動;進行了涉縣129師的實地走訪與考察,與129師紀念館達成了共建“129師精神研究與傳承基地”的意向。通過一次次創作、一次次觀摩、一次次體驗與體會,學生對邯鄲文化由認知實現了認同,并自覺投入到黨委號召的文化育人中。
三是以清明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為節點,強化學生對文化的體會。如端午節,學院舉辦了以“粽葉飄香品端午,民俗傳唱憶屈原”為主題的“端午”傳統文化主題活動。活動設有愛國詩文、龍舟特色、茶文化、香囊制作、越劇文化、艾蒿文化六個互動展區。展區內容分別以傳統節日的宣傳,相關文化產品的制作、展示、競技,傳統節日和民俗的傳揚,歷史故事的講述和再現等形式,激發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傳承中華文明的責任擔當。
三、以邯鄲優秀傳統文化進宿舍,促進學生的行為自覺
一是將“會說話的墻”作為文化體會的延伸。科信學院學生分布在1400余間宿舍。怎樣砌壘宿舍文化墻?如何讓墻說話?各支部帶頭進行了深入探索。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打造出了能夠勸學、勸善、勸上、勸行的文化墻,真正讓墻擁有了靈魂和精神。
二是將宿舍文化活動作為行為養成的助推劑。各支部深入開展了“宿舍文明共建”、“我與宿舍共成長”日志撰寫、“講家風、塑舍風”、“我愛習近平”、我的宿舍生活微電影等系列活動,活動助長了學生關愛宿舍、建設宿舍、維護宿舍文明成果的熱情。
三是以整潔舍貌、高雅舍風的常態化,呈現行為的自覺。黨委建立了舍風、舍貌“四查”機制,即:黨委成員督查,科、部負責人巡查,輔導員檢查,學生自查。并設立了獎懲激勵制度。近兩年的努力,基本實現了行為養成與宿舍基礎文明及文化建設的融合。
以上是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民品格塑造的探索,也是實現科信學院高文化藝術素養應用型技術人才培養目標的一個探索。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懇請各位領導和老師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