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冀政辦發〔2015〕31號)等文件精神和河北省教育廳《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重點任務責任分工方案》的要求,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以提升創新創業理念、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為重點,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全面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培養質量。
(二)總體目標
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創新思維、創業實踐、文化引領為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實現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提升,使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數量大幅度增加,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
二、組織機構
科信學院創業教育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我院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工作進行研究、咨詢、指導、評估和服務。領導小組下設的辦公室,負責處理日常工作。
組 長:丁光彬
副組長:馬曉娣 王雪光
成 員:楊 靜 王頌萍 劉志華
冀振中 桑 丹 張曉蕊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教務部,負責學院創新創業教育日常工作。
三、主要任務及措施
1、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優化人才培養方案
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基于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體系,將人才培養重心由知識傳授向能力培養轉變,切實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引入“能力素質拓展模塊”,設置不低于2學分的創新創業必修學分。(責任人和部門:馬曉娣、教務部)。
2、搭建創新創業教育校企合作平臺,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加快校企合作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將企業優質教育資源引入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鼓勵學生依托專業背景參加校外實踐活動,提高學生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積極推進依托校企合作的“3+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就業競爭力,盡快適應人才市場需求。(責任人和部門:馬曉娣,教務部,各教學部)。
3、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加快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
面向全院學生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KAB創業課程等,納入學分管理,逐步建設依次遞進、有機銜接、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群。注重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質量考評,開展示范課程建設,利用國內外優質慕課和視頻公開課等在線開放課程,加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創業教育課以必修課的形式納入各專業教學計劃,面向全校學生分階段開設,課程包括了創業基礎理論課程和創業實踐課程兩大板塊,創業基礎理論課程面向全體學生以必修課的形式開課。實踐課程(KAB創業先鋒班)面對高年級學生開設,以選修課的形式出現。創業基礎課程包括教育部規定的16塊內容,32個學時。在大學二年級分兩個學期全部授課完畢。
就業創業課程體系
開課階段(年級)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一年級 |
職業生涯規劃 |
16 |
1 |
二年級 |
創新創業基礎 |
32 |
2 |
三年級 |
KAB創業先鋒班 |
16 |
1 |
四年級 |
就業指導 |
16 |
1 |
(責任人和部門:馬曉娣,教務部,招生就業中心,創新創業教育教研室,各教學部)。
4、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培養
倡導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擴大小班化教學覆蓋面,鼓勵教師將學科前沿理論知識、最新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融入課堂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激發創新創業靈感。改革考試考核內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責任人和部門:馬曉娣,教務部,各教學部)。
5、打造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優化創新創業實踐訓練體系
加強生涯工作坊、創業孵化園建設,完善創新創業實訓教學體系,做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和各類創新創業比賽的遴選、指導工作。支持學生成立創新創業協會,舉辦創新創業講座論壇,組織各類科技創新、創意設計、創業計劃等專題競賽,開展創新創業實踐。
大學生創業園主要包括孵化區和眾創空間。創業孵化區分為五部分,分別為信息傳媒創業平臺、設計創意創業平臺、文化藝術傳播創業平臺、節能生態創新創業平臺、微創業開發平臺。預計10個創業項目將分行業入駐孵化區,學院組建校內外創業導師二對一進行指導。并積極爭取地方政府、行業企業的支持;建立園區入駐與學生創業訓練體系之間的關聯,強調學生創業能力發展一體化;建立園區動態評估機制,精細化、滾動制管理創業園區,建立競爭性的入園退園優勝劣汰機制。(責任人和部門:王雪光,招生就業中心,團委,學生管理部,各教學部)。
6、改革教學和學籍管理制度,支持在校生開展創新創業
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學科競賽、創新創業和社會實踐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同時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通過實踐,進一步完善《河北工程大學科信學院大學生學科競賽和創新學分管理辦法(試行)》,落實創新學分制度,將學科競賽、學術研究、創新創業等納入培養方案實踐育人體系,給予學分認定。優先支持參與創新創業的學生轉入相關專業學習。探索實施彈性學制,放寬學生修業年限,允許調整學業進程、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設立創新創業獎學金,表彰優秀創新創業學生。(責任人和部門:馬曉娣,教務部,團委,各教學部)。
7、加強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
明確全體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責任,將就業創業指導納入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和績效考核范圍。建設一支創新創業教育與創業就業指導專職教師隊伍,開展定期培訓、頂崗實踐與交流活動;聘請企業專家、創業成功者等優秀人才,擔任創新創業課授課或指導教師,并制定兼職教師管理規范。(責任人和部門:馬曉娣,學生管理部,招生就業中心,創新創業教育教研室,各教學部)。
8、建立創新創業教育激勵機制,促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不斷深化
設立創新創業教育專項基金,用于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實踐基地建設、師資培訓、組織競賽等,支持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及實踐活動。鼓勵教師深入企業進行實踐鍛煉,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對創新創業教育優秀教師進行表彰,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不斷深化。(責任人和部門:丁光彬,教務部,團委,創新創業教育教研室,各教學部)。
河北工程大學科信學院
2016年5月23日